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今日快看!吃顿饺子的事,怎么就让南北网友们嚷嚷了一整个春节?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了。唉,真想再来一轮。


(资料图)

天南海北的朋友们过年期间的饮食可能天差地别,唯一能实现“大同”的食物应该就是饺子了。

不过比起各种馅料稀奇古怪的饺子,今天要说的饺子还要更猎奇一点儿。

当然,我想不少人看到标题时就想到了要聊什么:“桌饺”。

一部分冲浪比较快的朋友,这时可能要嘲笑我又“火星”了,但没有办法,过年在老家看着这个话题进入爆发期时,实在无暇掏出键盘。

更何况本着“十五之前都是年”的原则,这年还没过完不是?

所以刚刚复工,这就来跟大伙聊聊这场“南征北战”。

所谓的“桌饺”,从最初起源,到最近开始在很多短视频平台流行。中间约莫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

这个词表述得挺形象的。所谓桌饺,就是将刚刚出锅的饺子直接倒在桌面上铺开、冷却,后面吃的时候也直接将这张桌面当成自己的“盘子”。

按照这些视频的说法,这是一种来自我国东北地区的传统风俗。

很多“科普视频”表示,桌饺之所以会出现在东北,主要是因为东北人本就比较粗犷,而且在食量比较大的前提下,一盘一盘的饺子不仅不方便,甚至可能会发生粘连。这才会选择将所有饺子都铺开在桌面上,不仅冷却更快,也保证饺子之间不会“坨在一起”。

听上去似乎只是一个稀松平常的习俗,再加上视频里吃饺子的方式实在太过粗犷而且没有半分观赏性,让我最开始很难理解这类视频走红的原因。

实际上,“桌饺”的走红跟一个名叫“陈泽”的主播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在一次直播中陈泽主动提到了“桌饺”相关的话题,然后便为了节目效果讲了个故事。

但这段直播经过“断章取义”式的切片后,“桌饺”故事的内容就演变成了“陈泽自己爱吃桌饺”。

而后网友更是“曝光”了陈泽本人吃“桌饺”的照片。

尽管陈泽自己曾经试图对这张P图进行澄清,但一心找乐子的大伙显然不会在意这么多,反而更加乐此不疲的玩起了陈泽的“桌饺”梗。

在陈泽无意中对“桌饺”进行推广之后,短视频平台上的各种“桌饺”恶搞视频也变得越来越多。

比如从“桌饺”进化出来的“地饺”

甚至是更加重口味的“厕饺”。

当然,这些视频更多只是玩梗博眼球的一种举动,而非真的想要将其定义为一种所谓的习俗(呕)。

但如果撇开跟随陈泽玩梗的这部分内容,“桌饺”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

我想,单从这些有关“桌饺”的“科普视频”评论区就能大致还原这件事的真相。

不少东北的朋友都明确表示自己不光没见过,甚至完全没听说过所谓的“桌饺”。好奇之下我也询问了编辑部中来自吉林的天语老师,得到的答案是同样从小没见过“桌饺”这玩意儿。

评论区东北网友的澄清,似乎都在告诉大伙一个事实:无论“桌饺”是否存在,它肯定不是来自于东北。

可同样也有极个别朋友表示有过类似的经历。

能看到这位朋友的解释,和上面“科普视频”的内容是基本类似的。但考虑到绝大部分东北朋友都表示未曾见过“桌饺”的这种情况。

所谓的“桌饺”,似乎只在极少数家庭中出现过,但如此局限的范围让它远远称不上所谓的“东北习俗”。

但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在各大平台兴起了这种“桌饺视频”之后,所谓的澄清很难起到什么作用。反而是那些在“桌饺”的基础上“究极进化”的视频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能够看到的是,“桌饺”风波在朝着越来越低俗、越来越重口的方向发展。而且几乎绝大部分有关“桌饺”的内容下面,最终的话题总会从“桌饺存在不存在”这个话题,延伸到对东北的“地域黑”上面。

如果想要更为直观的了解这种“盛况”, 比起那些短视频平台,“桌饺吧”可能是一个更适合的地方。

“桌饺吧”的头像,就是“桌饺文化推广大使”陈泽本人。

如果前阵子“桌饺”刚刚兴起时你进入这个吧,能看到大量有关东北的“地域黑笑话”(直到现在依然有不少),但很显然的,东北的朋友们对于这样的冒犯不会默不作声,很快也在“桌饺吧”发起反击。

逐渐的,整个“桌饺吧”从一个“东北地域黑笑话”贴吧,演变除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南征北战”。

如今你再来到“桌饺吧”,除了一小部分契合“本吧文化”的“桌饺”帖子之外,绝大部分都是对全国各地的“地域黑”帖子。

无论你究竟来自南方/北方/沿海/内陆,相信你总能在“桌饺吧”找到攻击自己老家的帖子。如果你的老家存在感确实比较低,确实没发现类似的帖子,也可以“抖M属性”发作之下自己发个帖子:如何评价我的老家**?

贴吧里那些热衷于“地域黑”的“混乱邪恶”们,很快就能让这个帖子变得“充实”起来(内容就不展示了)。

但老实说,“桌饺”和以往的“地域笑话”有些相似,似乎都是某种程度的“以偏概全”——往常大伙提到广东,想起来的大多数对“煲汤”的痴迷或者其他特色。

但经过互联网熏陶之后,现在一提起广东,就会开始列举各种稀奇古怪的食物作为例子,然后来一句总结性的“广东人什么都吃”。

“桌饺”呢?似乎也是这么走红的。

它呈现出的“东北人”形象十分立体:粗鲁,甚至称得上是低俗。似乎十分贴合此前走红的几位东北网红。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原本相当粗俗,但如今已经被解构出几分“浪漫主义色彩”的东百往事系列。

但老实说,其内容无外乎是虎哥、刀哥以及小亮等人在视频里装疯卖傻,博人眼球。

单拎出来“刀哥”,也有直播期间的各种狠活:《咬打火机》。

再往前翻一下的话,还有堪称文艺复兴,但如今已经近乎绝迹的“社会摇”,这同样“起源”于东北。

这些“典型”东北网红的出现,无形中夯实了一些人心中本就存在的,对于东北朋友的刻板印象。

在这种背景下,各个平台上恰如其分地出现了“桌饺”视频,部分人愿意相信这的确是东北地区的一种风俗,似乎也就不那么让人感到意外了吧?

一桩原本就没有的习俗,被互联网的一部分群体佯装成信以为真,并且狂欢式的大批“询问”,大批“质疑”,在我看来,也不过是刻板印象驱使下的乐子人行为罢了。

而我,作为一名河南人,平时遇到的“地域黑”情况比起东北的朋友也不遑多让,对于被“桌饺”伤害到的那些老哥还是很能感同身受的。

算了,大家还是好好吃点饺子吧!

关键词: 南征北战 东北地区 这个话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