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将至,以玩带学的“研学”项目受到众多家长的青睐。
但研学似乎有点变味了?
最近,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的家长就反映,由班级家委牵头组织的,价值2118元的研学项目,成了变相与孩子社会实践学分挂钩的强制项目。
(资料图片)
虽然校方表示,活动以自愿为原则,收费由各班家委负责。
但伴随着后续的随机调查,记者竟然发现,研学机构均可以向家委会“灵活”提供低于《家长告知书》上标注的价格。好好的研学项目被做成了一桩强买强卖的旅游生意。
以班集体为单位走进社会、亲近自然,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然而,随着利益的勾连,原本帮助孩子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好事,却成为无德之人敛财的手段,让无数家长心寒。面对可以被操控的价格、“自愿参加”却必修的学分、不参与却提倡实践的学校,普通家长在这一过程中,既没有知情权,更没有选择权,只有一个待付款的金额。
有不少人分享过“研学”的坑到底有多深。
首先是安全问题。
网友A:
花费普通家庭小半个月的收入,万一有意外谁能承担风险?
从一部分网友的亲身经历来看,即使积极参与,研学的体验感也很难得到保证。
网友B:
合作的三方机构工作人员不专业、讲解不到位、行程安排不合理、配备设施不完善。高价格低品质,都在糊弄孩子。
网友C:
研学机构对参观点缺乏基本的了解、付费参观原本免费的景点、带队的学生甚至遭到地陪的威胁。
网友D:
研学难道是换了个城市打游戏吗?
更有家长直言,研学是个消费陷阱、敛财工具。
网友E:
近四百元的费用早上八点半出发,下午六点回来,孩子能学到多少东西真的不好说。
网友F:
质疑研学旅行成了学校和某些部门的敛财工具,这样的收费由物价部门核实或是监管部门监管吗?
研学的政策是否完善?研学的价格是否合理?研学的质量能否可保?研学的选择是否多样?研学的过程是否安全?家长满腹的问题都应该得到学校、家委、研学机构一个完善、耐心的书面解答,并非被满篇的“自愿”、“学分”所强制。
子曰:“有教无类。”好的研学之旅既要让有条件、有需求、有意愿参加研学的孩子能够“乘兴而去、满志而归”,也要考虑到有困难、有难处而无法参加研学的家庭,让其不必为缺席研学而心怀失落或顾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