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山西省委书记罕见“现场教学招商引资”之后,近日,山西党政代表团又赴安徽、陕西学习考察,四天时间考察近20家知名企业、科研院所等,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仍是关注重点。
“取经”归来,省会太原于8月8日高规格召开赴合肥西安学习考察总结务虚会。
(相关资料图)
《太原日报》在报道中称,“此次考察学习,既感受到先进地区的发展活力和氛围,也看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要树立更加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对标先进、奋起直追。”
这种紧迫感不难理解。
从太原最新交出的经济“成绩单”来看,其上半年GDP为亿元,仅比去年同期增加11亿元、名义增速%,在已公布数据的25个省会城市中均排名垫底。
进一步从具体指标来看,太原上半年规上工业增速%,在省会城市中位列倒数;固投增速更是仅为-%,出现两位数下滑。
在省市两级纷纷发力制造业振兴和招商引资背景下,为何太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这座正努力转型的中部资源型省会城市,能否如期实现2025年迈向万亿的目标?
垫底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太原和山西一样,不仅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存在感渐弱,经济增速放在中部也常年位居末位。
直到2021年,煤炭等能源价格大涨,经济增速曾多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太原迎来高速增长。这一年,太原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历史性突破5000亿元,实际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三,名义增速高居第一。
2022年上半年,太原GDP实际增长%,高于全国个百分点,名义增速在省会城市再排第一。然而,到2022年底,太原以%的全年实际增速位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五名,仅高于郑州。
短暂的“高光”过后,太原经济增势在今年前半程继续“走低”。
数据显示,上半年太原GDP为亿元,相比去年上半年的亿元,仅实现11亿元的经济增量、名义增长%,在目前已公布数据的25个省会城市中最低。
即便剔除价格因素,太原上半年GDP实际增长%,不仅明显低于全国(%)、山西全省(%)经济增速,也同样在省会城市中排名靠后。
从分项指标来看,今年上半年,太原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其中,第二产业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放缓,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个、个百分点。%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不但低于山西省平均线,在全省11地市中也仅排名第8位。
而在更能代表产业发展“后劲”的投资方面,太原的表现更不容乐观。
上半年已公布数据的25个省会城市中,有9个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负增长、4个下降超过10%,太原便是其中之一——固投下降%。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第二产业投资下降%,第三产业投资下降%。从隶属关系看,央属项目投资增长%;地方项目投资增长%;其他项目投资降幅达%。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非国有投资分别下降%、%。
“取经”
投资增长乏力,并非太原最近才出现的问题。
太原市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5年来,太原固投从两位数增长逐渐降至个位数,到2022年几乎原地踏步,仅增长%。
近5年太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图片来源:太原市统计局
今年上半年,%的固投降幅比前5个月(下降%)扩大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降幅扩大个百分点。
尤其是今年以来,国内城市普遍进入经济复苏阶段,这一现象无疑值得警惕。
早在今年初,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将“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纳入2023年重点工作。今年4月,山西高规格召开全省招商引资大会,省委书记蓝佛安现场向全省干部传授方法论,更是释放出强烈信号。
在此背景下,太原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更加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具体包括“整合招商力量,创新招商方式,力争年度签约项目计划投资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建立一支百人专业化招商主体队伍,在北京和大盂产业新城设立驻点工作站,实施招商服务一站直达,力争全年落地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5个以上”等。
按照预期目标,太原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要增长8%。显然,从上半年数据来看,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极大。压力来到“后半程”,唯有加速加力。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以来,太原市委书记韦韬先后带队赴长三角、北京、天津等地招商引资、考察对接。其中,沪杭、京津冀分别招商投资19个、6个10亿元以上项目,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近期再赴长三角,考察重点则由沪杭转到近年产业投资火热的合肥。
7月16日、17日,山西党政代表团赴安徽学习考察。期间,太原党政代表团一行先后走访安徽创新馆、科大讯飞、京东方等地。其中,在中国声谷和中安创谷,还“认真听取合肥市有关负责同志关于产业培育、项目孵化、平台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和招商引资经验介绍”,“取经”之意十分明显。
用韦韬的话说,“走出去”只是第一步,关键要学以致用、推动发展。
转型
无论规上工业还是固投增速,都只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切面之一。对于太原这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来说,最根本的难题仍在产业转型。可以说,转型快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经济增长的速度。
山西是全国唯一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省会和龙头的太原自然被寄予厚望。
根据《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5年)》定下的目标,到2025年,太原经济总量要迈向万亿元大关,省会城市首位度大幅提升。
2022年,太原GDP为亿元,要在3年之内突破万亿并非易事。毕竟,同处中部的省会城市南昌,同年GDP达到亿元,其“十四五”目标也仅定在8200亿元左右。
按照太原的规划,将通过实施工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亿”工程,加速培育一批百亿级企业,全力打造特种金属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化工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基新材料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以万亿工业产值支撑万亿经济总量”。
不过目前来看,太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仍有待加速。
当地统计局数据显示,近两年多来,太原传统产业增加值占比从2021年%增至2022年%,到今年上半年占比%;非传统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021年%降至今年上半年%。
今年上半年,太原传统产业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个百分点,非传统产业增加值下拉增速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动力不足,亟待破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肥西安考察之行,太原党政代表团先后走访多家涉及上述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企业和园区,学习兄弟城市在转型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而从西安归来不久,7月31日至8月1日,太原党政代表团又马不停蹄,前往北京开展招商对接,意在“共商合作、共谋发展,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资源落地太原,为加快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