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贵州:数据赋能,绿意更浓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㊷】 

暑气未消,记者来到贵州省关岭县新铺镇,微风拂过无边无际的绿色草场,给人们带来几缕清凉。很难想象,前些年,这里还是“天灰不见草,皆是乱石岗”的荒芜景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个得靠大数据!”新铺镇养殖大户高志林神气地说,“有了它,我们种什么草,每年养多少牛,心里都有数!”

在石山上种皇竹草,不仅让牛有了优质饲草,荒坡也得到了治理——新铺镇的做法,是贵州用“大数据”守护“大生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蓬勃兴旺的大数据技术,在牵引贵州产业转型的同时,也擦亮了绿色贵州的生态底色。

依靠大数据,贵州找到了治理石漠化的科学路径。

贵州,是全国喀斯特石漠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喀斯特地貌占到这里国土面积的61.9%。在喀斯特地貌上,植被难以生长。如何与石漠化“赛跑”,成了贵州生态治理一道绕不过的难题。

而治理喀斯特石漠化的密码,就藏在中国科学院贵州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近40年的观测数据里。

“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了海量算力!”黎廷宇博士对记者说,研究站通过对山地进行数字建模,找出喀斯特裂隙走向,不仅能为当地科学设计机耕道和蓄水网络走向,还可以利用算法,模拟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帮助村民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因地制宜统筹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等系统工程。

正是这些科学方法,阻断了石漠化的蔓延。截至2022年,贵州省石漠化土地面积从2005年的3.76万平方公里减少至1.55万平方公里,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幅超60%。

大数据共享,让贵州“一江清水向东流”成为现实。

赤水河,是长江一级支流中唯一自然流淌的河流。“以前,长江上游许多珍稀特有鱼类一度面临生存危机。现在,赤水河习水段的鱼类物种,已经从2017年禁渔前的42种增加到50多种,圆口铜鱼等长江干流的鱼类,也开始进入这里栖息繁殖。”驻足岸边,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飞一边观测一边介绍。

这一变化,要归功于赤水河边“天罗地网”的大数据监测。

“赤水市先后投入近1200万元,整合数据信息,新增70个监控点位、215个摄像头……河长信息大数据共享,实现了对赤水河全流域全河段的监管。有一点破坏生态的风吹草动,执法人员都能够迅速赶到。”赤水市畜牧渔业发展中心主任黄锡阳告诉记者。

在贵阳市林火防控中心,记者看到,监控大屏上突然弹出一个自动报警提示。“在60多公里之外,开阳县龙岗镇一片林区附近有疑似烟点。”仅20分钟,防火人员就到达现场,火情隐患被成功排除。

“只要有烟点、热点出现,林火识别报警软件就会自动识别并报警。”林火防控中心副主任李冠男告诉记者,“贵阳智慧林业云平台”把12个区县的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整合起来,串联87个监控点,24小时实时监测,其精度能到米级。

“大数据护林并不局限于防火。”贵阳市林草资源监测中心副主任易利龙说,全市林业数字化“一张图”,大到林区面积、位置,小到树种、树龄、平均胸径,各类数据在屏幕上一目了然,为保护和开发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借助大数据的“智慧”,贵州有限的农田迸发出新的潜能。

贵州的国土面积中,耕地只占10%。巴掌大的分散耕地,如何发挥最大潜能?答案依然是:用“活”大数据!

螺丝椒、线椒、彩椒……在贵阳清镇市高标准蔬菜基地骆家桥园区大棚里,椒,就有多个品种。骆家桥村党支部书记李政伦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不用看天吃饭喽!有了智慧农业,只要按一按手机,大棚内空气、土壤温湿度都可以精准监控。”

大数据仿佛一条金链,串起了贵州的山水林田湖草,提升了生态保护的效能,也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本报记者 吕慎 陈冠合)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