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的师生们已陆续返校开学。返校后,人群聚集性高,社交接触增多,很容易引起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为避免“开学季”成为“生病季”,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张敏就冬春季、开学季的传染病预防问题进行了介绍。
不同传染病,预防措施有差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播途径,了解病毒传播方式,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才能将感染机率降到最低。这里主要介绍三类:
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
包括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百日咳等。这些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喷嚏、近距离交谈等,另外共用手巾、玩具、物品等也可引起传播,各年龄段少儿均易感。感染后会引起发热、咳嗽、咽痛、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有些甚至导致肺炎、心肌炎等,冬春季节高发。
这类疾病在取消防疫限制后预期会有小的传播流行,因此,这个春季口罩还不能摘得太早、太彻底。
经接触传播的疾病
包括手足口病、水痘、疱疹等,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物品等而感染,少数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手足口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水痘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向心性分布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等为特征。
此类疾病易在托幼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病初未发疹期既具有传播性,因此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态,重视倦怠乏力、低热等前期症状,及时发现,早期隔离休息。
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
如诺如病毒、腺病毒、甲戊型肝病毒、非嗜肝病毒感染等,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物品、水源等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感染,传染性强,全年均可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伴或不伴发热,病毒性肝炎时可出现乏力、纳差,尿黄等。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
为预防上述传染病的发生,学生和学校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学生个人和家庭
要遵守学校防疫规定,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等,要立即告诉家长或老师,尽量居家休息,减少接触他人,必要时及时就医。按时接种各类疫苗,有效避免感染水痘、流感、百日咳等传染病。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回家到校后要洗手,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捂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后投入垃圾桶。在宿舍区内不要串寝、聚集和扎堆,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家长要保证孩子每日合理膳食,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鱼、瘦肉、蛋、奶、豆制品、蔬菜、水果等,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积极锻炼,做好居家卫生清洁工作,房间要每天开窗通风,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接触,每天检查身体情况,出现疑似症状应做好防护。
学校和托幼机构
仍需准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如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注意疫情监测,学生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送诊或居家休息。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每日对玩具、教具、生活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发现有疑似传染病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督促学生勤洗手、培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即将到来的开学季是新冠疫情后全新的开始,师生们即将迎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尽管还有潜在的传染病流行风险,但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防患于未然,尽量减少暴露,这些季节性传染病的危害就能减到最小。